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懈奮斗、勇往直前,書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恢弘的史詩。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國廣電事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創立發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始終與黨同心同行、砥礪奮進,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紅色廣電在黨領導下穩步向前,不斷發展
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我國廣電事業在艱苦歲月中創立,在戰勝困難中前進,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展。從當年設備簡陋、條件艱苦的“窯洞電臺”,發展成為裝備先進、覆蓋廣泛、隊伍龐大的現代廣電體系,成為黨的重要宣傳思想陣地。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色廣電在黨領導下創立起步。抗日戰爭中誕生的人民廣播是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籌備和創辦的,目的是利用無線電技術,開辟一個快捷的宣傳渠道,打破敵人的輿論封鎖,及時傳送黨的聲音。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領導人的關心、支持下,1940年春,黨中央成立了廣播委員會。1940年12月30日,在簡陋的窯洞中,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播音,標志著紅色廣電的誕生。黨中央對延安臺的籌備、開播非常重視,多次在有關文件中要求各地組織按時收聽,毛澤東同志特意囑咐延安臺的工作人員要認真把廣播辦好。在黨的領導下,延安臺把黨的主張傳送到四面八方,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團結和凝聚各方力量、打破敵人的輿論封鎖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宣傳革命理論、組織動員群眾、開展對敵斗爭的重要武器。很多有志青年就是因為聽了延安的廣播而投身革命,延安廣播被稱為“茫茫黑夜中的燈塔”。
解放戰爭時期,延安臺更名為“陜北新華廣播電臺”,緊跟黨中央轉戰各地。從延安到太行,從平山到北京,陜北臺通過播發黨的公報、毛澤東同志撰寫的消息和評論文章、開展對國民黨方面廣播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把黨中央的聲音傳遍天下,成為對敵斗爭的攻心利器。1941年12月開辦日語廣播,1947年9月開辦英語廣播,把中國人民的聲音向世界傳遞。人民廣播事業作為黨的重要思想武器和輿論陣地,為發動群眾、動員革命、奪取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也為新中國廣電事業的發展奠定了最初的人才、物質和技術基礎。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廣電事業快速發展。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實況通過人民廣播傳遍大江南北,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全國性實況直播,也標志著中國人民廣播事業新紀元的開始,人民廣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全國上下大力推進基礎建設,廣播電視實現快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完成了對私營電臺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村有線廣播逐漸建立。從新中國成立到1965年,我國廣電事業初步確立了管理體制,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改組為中央廣播事業局,全國傳輸覆蓋網絡、全國聯播機制、全國廣播收音網初步建成。1954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要辦電視臺。1958年5月,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開播。1964年2月,毛澤東同志為北京電視臺題字。1973年實現彩色電視正式播出,1975年建成可通達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微波傳輸網。1976年7月1日,北京電視臺第一次試播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從1949年到1978年,黨領導我國廣電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底,全國共有廣播電臺105座,縣廣播站2300多座,電視臺37座,1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237座,廣播電視從業人員近18萬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使用38種外語和5種漢語(普通話及4種方言)對外播出,人民廣播信號覆蓋到世界各地。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廣電事業持續改革創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也推動了廣電事業持續30多年的改革創新和高速發展。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對包括廣播電視在內的文化事業發展明確具體方向和原則要求,指引推動廣電事業不斷創新發展。1983年中央37號文件提出“四級辦廣播、四級辦電視、四級混合覆蓋”的政策,確立了我國廣電事業的領導體制和發展方針,為廣電事業發展開辟了廣闊道路,傳輸覆蓋、新聞宣傳、文藝創作、產業發展、國際傳播、人才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突飛猛進,廣電事業全面進步。在黨中央的關懷和推動下,廣電系統持續實施重點工程驅動戰略。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全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這是全國廣電系統實施的投入最多、時間最長、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人民群眾最歡迎的一項系統工程。2000年開始,面向西部邊遠地區實施“西新工程”,進一步解決了老少邊窮地區1億多人口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到2010年底,全國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實現通廣播電視。這些惠民工程的實施,對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素質、推進扶貧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世紀之初,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文化體制改革梯次展開,廣播電視數字化轉型全面啟動,電臺電視臺內部機制改革不斷深化,頻道頻率進一步專業化發展,產業運營生機勃勃,網絡視聽開始萌發生長,廣電事業發展躍上新臺階。
二、黨領導新時代廣電事業堅持守正創新,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四屆中阿廣播電視合作論壇的賀信中提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重要要求,為廣電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電系統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各方面工作呈現嶄新氣象、取得重大成就。目前,我國已建成有線、無線、衛星、互聯網等多種傳播手段并用、國內國際傳播并舉的廣電綜合傳輸覆蓋網,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等各類創作生產持續繁榮,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廣電大國。
(一)廣電宣傳思想輿論陣地不斷鞏固壯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始終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組織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大力實施“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唱響新時代主旋律最強音。深入推進廣播電視媒體“頭條”工程和網絡視聽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不斷創新新聞宣傳內容形式、方式方法,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宣傳闡釋中央決策部署。精心組織做好重大主題主線宣傳,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全媒體的宣傳報道,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思想的田野》《這就是中國》《將改革進行到底》《法治中國》《大國外交》等理論節目引發熱烈反響。廣電媒體特別是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臺加快融合傳播,推出更多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創新融合產品,全媒體輿論引導能力不斷提升。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揮自身優勢,加強權威信息發布,推動科普宣傳,豐富優質內容供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獨特作用。
(二)廣電內容創作生產持續繁榮。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行業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堅持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圍繞為國家寫史、為民族塑像、為時代明德,加強統籌規劃,全力以赴做好內容建設,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前行力量。深入推進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實施結構化管理,大力扶持“公益、文化、原創”節目,鼓勵“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內容創作,推動打造了更多原創節目品牌。完善重大題材創作引導扶持機制,構建形成重大題材項目庫,加強全流程管理指導,重大主題創作生產取得顯著成效。聚焦提升內容品質,實施“網絡視聽節目提升工程”,從源頭上強化價值引領、樹立精品導向,推動創作傳播更多網絡視聽優秀作品。近年來涌現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山海情》《功勛》《覺醒年代》《外交風云》《偉大的轉折》《大江大河》《綠水青山》《可愛的中國》等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得到廣泛好評。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網絡動畫片等網絡視聽節目豐富多彩,短視頻、互動視頻等內容形態加速創新,2020年全國互聯網音視頻節目增量超過2億小時。
(三)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不斷提質升級。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大力推進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規范標準和規章制度,細化實施服務指導目錄,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以實施惠民工程為抓手,著力加強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直播衛星公共服務,全國應急廣播體系,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和譯制能力提升等工程項目建設,點線面齊頭并進,實現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的升級轉變,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功能完備、服務到戶的新型廣播電視覆蓋服務體系。至2020年底,全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38%和99.59%,全國直播衛星“戶戶通”用戶1.47億戶,更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廣電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積極適應信息網絡技術發展新趨勢,深入實施“智慧廣電”建設工程,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人工智能、超高清、VR/AR等技術在廣電領域廣泛應用,推動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各級廣電媒體機構融媒體建設不斷提速,頻道頻率+網站+“兩微一端”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基本建成,全媒體制播“端到端”流程再造、體系重構加速推廣,涌現出一批先導單位、典型案例和成長項目,媒體融合傳播力大幅提升。加快數字化高清化發展,全國已有高清電視頻道917個,4K超高清頻道8個,全國有線電視高清用戶超過1億。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成立,廣電5G網絡建設、業務開發加快推進。加快核心技術標準研發,高清視頻等關鍵技術和標準制定取得重要突破,行業技術創新不斷迭代升級。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制定了省級智慧廣電實施方案,智慧廣電建設的服務內容和生態邊界不斷拓展,廣電系統從功能業務型向創新服務型加快轉變。
(五)廣播電視走出去工作不斷加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積極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深入實施“視聽中國”播映工程,不斷完善對外傳播體系,視聽內容海外傳播不斷提檔升級。中俄媒體交流年、中非媒體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中國-東盟電視周等重大媒體活動成效顯著,“中國聯合展臺”已成為國際節展重要品牌,“電視中國劇場”影響不斷提升,絲綢之路影視橋、中非影視合作創新提升、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影視類)等重點工程助力“走出去”深度、廣度進一步擴大。目前,中國優秀譯制作品已儲備1600多部、6萬多小時、36個語種,實現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以DTMB(地面數字多媒體廣播)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服務、設備出口貿易,帶動內容和產業走出去,提升了廣電視聽國際傳播競爭優勢。創新思路舉措推動網絡視聽平臺拓展海外市場,為世界客觀了解中國、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新窗口。
(六)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深入實施管理優化工程,堅持“字字千鈞、秒秒政治、天天考試”,健全管理、服務、保障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管理職能不斷強化。針對低俗庸俗媚俗、追星炒星、泛娛樂化、高價片酬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實施綜合性制度化管理舉措,加強常態化治理,倡導良好從業道德,行業生態持續向好。深入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一個標準、一體管理,完善現代化監測監管體系,努力營造清朗視聽空間。建設“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現已覆蓋全國3.8億有線電視、IPTV和互聯網電視用戶,以技術手段解決困擾行業多年的收視數據采集難題。適應形勢變化需要,廣電總局制修訂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等一批法規制度和行業規范,廣電事業法治體系日益完善,行業治理更加科學有效。
(七)廣電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機制日益健全。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著力推動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為新時代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全系統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推進“三個責任”一起抓,一級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各級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成為行業應對大戰大考的堅強戰斗堡壘。廣大黨員干部以時不我待的使命感、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力投身廣電事業建設,勇于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在一次次的重大任務中充分彰顯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廣電精神,體現出百萬廣電鐵軍絕對忠誠、勇于擔當的政治品格。
三、黨領導廣電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
在黨領導我國廣電事業發展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形成了一系列規律性認識,為做好今后廣電工作提供了有益啟示。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廣電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國廣電事業從誕生開始,就帶著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廣電姓黨、絕對忠誠”已經銘刻到一代又一代廣電人的血脈之中。80余年的歷史充分證明,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進步,根源在于堅持黨的領導、遵循黨指引的方向不斷前進。廣電工作是政治工作,廣電隊伍是政治隊伍,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是第一位的要求。未來無論新興媒體如何發展,媒體格局怎樣變化,必須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切實加強黨對廣電工作的全面領導。只有始終牢記宣傳思想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才能保證廣電事業發展方向不偏、焦點不散,真正擔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新征程上勇毅前進、行穩致遠。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廣電事業發展的根本宗旨。廣電事業源于人民、根植人民,一直在黨的領導下抒寫人民、謳歌人民、服務人民,從人民群眾的火熱實踐中汲取營養,在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中茁壯成長。歷史經驗表明,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廣電事業發展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是廣電工作的最終評判者,也是做好廣電工作的最強動力和最大底氣。只有強化宗旨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民惠民、服務民生,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鏡頭和話筒始終對準人民,切實踐行群眾路線,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才能真正體現廣電事業的歷史責任和時代價值。
(三)堅持服務大局是廣電事業建設的內在要求。大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始終是廣電工作肩負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廣播電視始終是黨的重要宣傳思想陣地,始終自覺從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開展工作。近年來,廣電系統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決戰脫貧攻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題,加強主題主線宣傳,繁榮精品內容創作,始終與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同向而行,有力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歷史證明,只有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自覺服務和融入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自覺在大局下謀劃工作、部署工作、推動工作,廣電事業才能找準坐標定位,更好地體現行業特色優勢,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履行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四)堅持改革創新是廣電事業穩步前進的不竭動力。縱觀我國廣電事業發展歷程,從成立初期單一的廣播系統,到今天的媒體融合和全媒體發展,從國內覆蓋到國際傳播,都始終把勇于改革、敢于創新放在重要位置,以改革創新引領推動行業發展和媒體格局演變。廣電事業的每一點進步、每一次突破,都是通過不斷創新、不斷變革而取得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尊重廣電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主動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在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手段方法、路徑模式、體制機制等方面不斷實現創新,才能跟上社會需求的新變化,把握創新發展的好機遇;才能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突破發展中遇到的瓶頸,不斷提升活力動力,實現行業創新性高質量發展。
(五)堅持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是事業發展的基本遵循。繁榮發展廣電事業,最主要的是體現在社會效益、社會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的增長上。越是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越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廣電系統堅持正確方向導向,以堅守社會責任為己任,加強政策設計、創新工作舉措,推動事業產業同步發展,行業規模持續增長,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多年的發展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價值優先,推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良性互動、相輔相成、共同增長,才能真正做強做優做大廣電事業,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六)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是廣電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通過不斷強化行業黨建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更好地發揮了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廣大干部職工不斷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接受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廣大黨員干部信念更加堅定、作風更加務實、斗志更加昂揚,切實增強了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營造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實踐證明,只有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才能鍛造一支具有鐵的信仰、鐵的信念、鐵的紀律、鐵的擔當的廣電隊伍,以黨的建設工作成效推動廣電工作取得新進展,更加堅定不移地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新時代新征程,廣電系統一定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賡續紅色基因、發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努力譜寫偉大征程新篇章,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海峽廣播電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軟件大道89號福州軟件園A區28號樓五層
Copyright ? 1999-2024All Rights Reserved閩ICP備120232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