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融媒體的發展道路和縣域電商的發展道路極其相似
現在,融媒體中心對于地市媒體來說,似乎已經成了心目中的生存以及新聞信息全網發布的靈丹妙藥(堪比速效救心丸),可是真實效果是那樣嗎?
許多當前版的融媒體中心技術方案,整合了不同形態傳播方式的媒資系統,但缺少最基本的算法推薦,也沒有微信社群推廣相關輔助組件,沒有群友數據抓取和分析系統,其本質約等于高配版轉碼+一鍵群發,這就像自媒體人非常熟悉簡煤、新媒體管家等等一鍵群發工具。這些工具能夠將你的作品一鍵分發到各個不同的媒體平臺上面去。
媒體人把現在裝備的融媒體中心系統當成是高配版的自媒體全平臺管理系統,心態就平衡了。
融媒體中心的發展過程像極了縣域電商的政府扶持之路。各地的縣域電商政府經費,最開始一般是建產業園區,然后是購買各種各樣的電腦設備,接著是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進入,很多培訓機構推出的產品都是在城里已經淘汰了的最基礎培訓項目,然后找村民拉人頭打考勤拿補貼,后來,折騰來折騰去,至少四五年之后,政府的經費使用才越來越精明,越來越講求效果。現在,只有切切實實把銷量成績實實在在做出來了,才拿得到補貼。浪退盡了,才曉得站在水里的人有沒有穿底褲,走到最后這步環節,政府經費才算是用得實在。
現在,各個地方的縣域融媒體正走在建系統的那一步,許多更進一些的需求,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你在每個發布會上都看得到的可穿戴設備,平時就在設備庫里躺著,但這個時期,來之不及的經費還就只能用于采購這些東西。路,如果還有的話,還很長。
堡壘策略與游擊思維
系統有沒有用?肯定有用,但是,系統能起多大的作用?得看系統使用者的能力,所謂固若金湯的防線,從來都要看守軍是誰,激戰鋼鋸嶺,激戰野狐嶺的故事會一再重演。
能夠簡單順暢地實現多點群發,并非壞事,它至少增加了搜索引擎的友好度,增加了讓信息被各個不同平臺愛好者、不同群體目擊的概率。但,這僅僅只是一種可能,另外一種可能也許是因為沒有適應不同平臺的規律,發是發了,但是,沒有關注度,沒有點擊率,沒有互動量,一路向西,找不著北,哪兒都有你,哪兒都看不到你。
融合有兩種,一種是堡壘策略,以自己為中心,修碉堡,修馬其諾防線,就算是沒有建成堡壘,也要建立一個橋頭堡和陣地,并且有因為有了這個陣地而立下的“人在陣地在”的豪言壯語。一種是游擊思維,實戰打法。
堡壘策略解決的是根據地問題。這種融合,是以我為主,我來融你,是建立起自己的傳播堡壘以及圈子,是一種以我為中心的建設型融合。政府投入各級融媒體中心,最需要做能夠做的就是基礎建設。各省都有政府資金扶持建立起來的云平臺,許多省甚至有報業和電視系統的兩套省級云平臺。
云平臺最重要的訴求就是建立堡壘,建立官方信息發布的高地,影響力方面,省級新聞云平臺基本都做到了守土有責,它至少搭建了一個可靠信源的官方信息權威發布平臺和防偽鑒證中心。各地市級融媒體中心則起到連接縣域融媒體中心與省級云平臺的中樞作用。至于有沒有盈利,影響力足不足似乎是次一級的目標,不是其必須承擔的責任。同時,是否盈利并不是衡量一個機構成敗的唯一標準。愛奇藝是全國的排名前三的視頻網站,2019年Q3凈虧損額高達37億。它后面是百度,還不是政府投資。
游擊思維解決的是通道問題。把自己當成信息流通領域的環節,流量在哪里,人就在哪里。擁有大流量的平臺要求什么,就去適應什么。把自己當成價值的生產者和提供者,追逐平臺,追逐流量,注重在成功的商業平臺平臺上去進行跨平臺合作,解決通道問題,這種融合,是我融入到你之中,投身于流量,向外融合,先融入再融合。
流量思維,守不住的上海堡壘還是堡壘嗎?
在重要性次序排序方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說,大家會把自己的網站或者自己的APP當成更重要的根本。這并非不可,但要回答一個創投界人們愛問的常識性問題,如果巨頭進入這個行業,你怎么辦?技術上可以實現與運營上可以辦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許多產品,技術上都可以實現。仿頭條界面,仿QQ,建立一套平臺上能用的即時通訊工具,都沒有問題。問題是誰用?
產品是平臺之根基。僅僅聚焦于新聞聚合和政務發布,前期容易得到政府認可,容易申請到一定限額的經費(從人力資源的沉積成本來看,長時間算來,收支未必真能平衡),后續發展會遇到很大的瓶頸。黨媒新聞網站或者云平臺在商業化運營方面有天然瓶頸,帶貨疑似不能做,垂直功能難于超過專業性的平臺。所以,會陷入到一個死局:陣地之所在,不做不行,想做大做強,可能性小。
如果平臺的所有板塊在當地都無法進入前三,固守的所謂自有平臺將不會成為上海堡壘而只能夠是淪陷區孤島,上演的將還是孤軍守四行倉庫的抗戰故事,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狹小,堅持一段時間之后,項目只能靠政府經費續命。一旦情況惡化,將面臨生存危機,難以為繼。一個產品或者平臺如果轉個彎就活不下去,生存幾率還大嗎?這樣的產品定位結果還是會一路向西,找不著北,哪兒都有你,哪兒都看不到你,陷自己于一個相當危險的地位。
⑴>3=0,第一組大于三等于零,自有地方性平臺VS全國性平臺,競爭從一開始就是全網域的全國性的
地市媒體智慧城市APP,并不是沒有機會做好。有些智慧城市APP,在某些細分領域其實做的非常的好。
比方說,涉及民生政務的維權平臺,旅游市場板塊等等,這些APP,后面有媒體背書。媒體開發的旅游產品,會有主持人隨行,在安全性方面以及信價比方面可能會做得比其他有限公司好,更加可以信賴。
那么除了飛豬,途牛等等平臺以外,就這個細分領域而言,的確是有可能做到前三的位置的。可能會在當地的擁有比較大的話語權。如果兒孫輩的出行,更多的是由中老年當家做主,在旅游市場這一細分領域,智慧城市APP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湖南臺的芒果TV走的是娛樂化路線,在這一塊和所有其他云平臺都不一樣,后續,它通過MCN等等孵化,也能夠獲得其他邊際收益,它的產品是娛樂化的產品。在湖南與其他省的云平臺功能、職能類似的是新湖南云平臺,是湖南日報旗下的平臺。
各媒體APP可以津津樂道的維權項目只能起到引流和樹立權威的作用,于運營上,效力不大,旅游產品的成功根源還是在于產品,就算沒有智慧城市的APP平臺,媒體使用公眾號或者其他的可以和用戶產生交流的互動平臺,一樣也可以做得很好。并且,正是因為拿公信力做了背書,所以,利潤率不會高。
產品如果沒有獨占性,獨創性,且在當地的影響力拼不進前三,將沒有辦法獲得有效流量,最終效果等于零。
⑵>3=0,第二組大于三等于零,進入各大商業平臺,能不能在本地占據前三的位置?
降維,把自己降到自媒體的位置,把戰壕改變為一般老百姓常上的平臺。和自媒體人搶地盤,拼刺刀,能不能拼到信息流排行前三的位置。能占到,就守住了戰場與陣地。不能,還是等于零。
先融入再融合
先想融入再考慮融合,把自己的定位變更成為信息產業的生產者,會怎么樣呢?
1. 屁股決定腦袋+用腳投票,才歪打正著
內部分工協作、職能不同,媒體由不同的板塊構成,必須有一小部分人為了政務需求而獻身或者犧牲。對于省級或者市級云平臺的直接經辦操作者來說,他們的最大產品與任務就是省級云平臺,他們就是守土有責,哪怕知其難為也要為。
但是,其他頻道的生產人員要以普通的市民的視角來看待產品看待流量。在整個媒體生態中,專業頻道所處的地位相當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和鄭國的地位,有晉國楚國這樣的強鄰,有自己沒有辦法伸展的國土空間限制。得把自己降維成為生產者,而不要動不動就有平臺思維,把自己變成個修碉堡的。普通老百姓除了在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臺看工作人員的推送以外,一般也沒有特別大的動力或者興趣一定要上官方云平臺瀏覽信息,添油戰法的結果還是全軍覆滅。其融媒體思維,不能局限于自有平臺建設者的立場。一直往前面走,不要往兩邊看,不久,你將會融合在藍天里!
把自己作為生產廠商,信息生產的邏輯就講得通了。廠商會選擇用戶量最大的平臺登錄,會在淘寶天貓開店,建立據點(以媒體而言,這就相當于在公眾號和頭條上獲得支撐點),然后,他也不會放棄在京東和拼多多上出現(這就相當于百家號等次一級平臺,對于傳統媒體的頻道來說,本地的云平臺其實也是這個層級甚至于更次一級的發布平臺)。在每年雙11等等關鍵時刻,如果不幸遇到了二選一的抉擇,廠商也不得不選擇其中之一投放,但是,在這個時期之外,他的整個矩陣都不會放棄。專業頻道做平臺夢比較困難,人們出于上送習慣,可能會無償將自己的節目上傳到央視頻或者省級云平臺,但是,人們會有多大的動機或者理由,一定要把視頻產品上傳到某某專業頻道云平臺?為什么不是上傳到抖音快手呢?普通受眾這么想,你也得這么想。
2.陣地牌和流量牌組合,但前期以流量牌為主
自建平臺周期會很長,投入產出比會很低。所以想要建立一個特別大網上自有平臺,困難非常大。你所自以為的所謂各種各樣的陣地或者安全區,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出于特殊身份地位,信息可以出現在學習強國或者各個商務平臺的正能量版塊。但問題是,如果你的目標對象不上這些版塊呢?
除了充當信息權威鑒證防偽平臺以外,融媒體中心還要能夠滿足老百姓其他方面的剛需,僅僅注重傳統的新聞生產以及專業報道,可以拿到很高的政治分,也是必須去做的工作,但是日子會過得非常的艱難,在整體布局上,通過傳統媒體陣地拿政治分,守住媒體陣地,用融媒體板塊聚焦于細分的需求市場,優先考慮微信頭條等成熟商業大平臺,拿運營分。如果融媒體中心的職能訴求僅僅局限于政務訴求,僅僅只想將所謂的某某新聞拆條后全網發布,僅僅將平臺建設成為官方信息鑒證平臺,將很難擁有獨特的獨立的生存空間。
三峽工程是當代中國的偉大工程,但是如果三峽沒有水位落差,我們也不可能通過修建一條大壩來獲得巨大的電能。對于傳統媒體的信息生產者來說,通過產品,創造這種落差,并在運營中,強調重要關系鏈、價值鏈的建設,將發力點更多聚焦于能夠滿足一小部分受眾的一個個細分領域,不要天天幻想著做當地的新浪,當地的搜狐。什么都有,什么都做得呵呵,不能創造能夠滿足一部分用戶特定需求的價值落差,不能面垂直領域的細分市場,不能在細分領域面對全國性競爭至少進入前三,不能能夠通過MCN孵化以及其他能夠打動部分細分人群的產品策略來撬動一部分小眾人群的市場,也就不能創造落差,不能獲得相應生存空間。
大決戰之前,我們都是從游擊隊開始發展革命武裝的
媒體靠政府扶持資金續命,是一件可怕同時很可惜可恥的事情,少做平臺夢,多費流量工,更多從老百性的需求從市場因素考慮融媒體的全網布局。先流量后平臺,先商務平臺,后自有平臺,將堡壘思維和流量思路結合起來,并以流量為重,在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方面,就應該適應這一需求的特點進行調整。
中國革命以游擊戰爭為始,最終解放全中國,靠的還是陣地戰。所以,更好的思路是不能沒有根據地但更重視外線作戰,通過在各個流量平臺的站位以及良好的數據表現,實現臺外之臺,通過外圍作戰來實現本土的防御,形成自己的絕對防御圈。從媒體運營者的角度來說,單純以通道思路獲得流量,似乎有些流寇思想,完全放棄根據地建設,最終會象毛澤東同志甲申三百祭中提到的男主李自成或者更早的黃巢,一直勝利一直勝利一朝滅亡。
傳統媒體不能適應傳播需求,缺少專門的流量運營團隊,溢出的焦慮多,對互聯網人才缺乏真正的基本理解與支持。對引流及私域流量等方面的訴求,沒有足夠重視,有很多努力,但勁使錯了方向。比起擁有所謂完美的融媒體發布矩陣來說,尊重商務平臺流量,尊重旗下不多的有流量思維的人才,下大力氣了解各個平臺上的算法規律,注重數據營銷及關系鏈建設,少一點莫名其妙的“自信”。
電影《大決戰》里,遼沈戰役的總指揮林彪開動了軍事天才的頭腦進行了精密計算,連續向各縱隊、各師下達了圍殲廖耀湘兵團的任務區分、基本戰法和具體戰術的詳細指示。要求實施攔頭,拖尾,夾擊中間的銳利攻擊,下邊的部隊全亂了,縱隊找不到師,師找不到團時,毫不在乎地表示:“這個我不管,能找到廖耀湘就行!”,最終四野在野戰中一次吃掉敵人超過10萬人的精銳部隊,讓廖耀湘兵團遭到滅頂之災。
不怕亂,以亂對亂,亂中取勝,不怕傷亡,不怕疲勞,連續猛攻,橫直打勝仗,把自己當成一個有思想覺悟的自媒體,怎么了?
先融入再融合,求四野林總,不要李德。
海峽廣播電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軟件大道89號福州軟件園A區28號樓五層
Copyright ? 1999-2024All Rights Reserved閩ICP備12023208號